撞到“鬼”了?还是撞到自己了?
byXIAOLAIon2008/10/28·9 COMMENTS
in想明白(系列)
在讲写作课的时候,我站在台上面对台下几百名学生,很多话讲出来之前我必须时时刻刻小心翼翼,提前做足功课才行。随便举个例子:
“其实真的有很多人至死都尚未学会正确思考。”
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台上可以瞬间判断出某些学生的细微表情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每次当我说出以上句子的时候,总是可以察觉到相当数量的学生已经有意无意地产生了抵触情绪;我猜此时此刻,他们脑子里早就冒出一句“得了吧,你以为就你一个人会正确思考啊?”
其实,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不会正确思考”;“所有的人都不可能正确思考”;也没有说“喂!说你呢,你现在就是不会正确思考”;更没有说,“喂!对,就是说你呢,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会正确思考!”
然而,有些人在听到“其实真的有很多人至死都尚未学会正确思考。”之后,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带了进去,有意无意地用“你是在说我呢吧”自动替换了句子中的“很多人”;被替换过的句子被输入大脑之后再经过“思考”(注意,这个思考过程可能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后的“思考结果”就肯定大不相同。
这两天帮助一个很优秀的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讨论过程中我们发现她有一篇essay写跑题了——源自于她对题目几乎完全的曲解。讨论完毕之后,她很惊讶,说,“怎么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没有不认识的词,句子结构也很清楚,怎么最终竟然能够离谱到这个程度?鬼迷心窍了吧?”
我告诉她,这是很常见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如若不提醒,或者未经过专门训练的话,在输入信息的时候经常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带进去,乃至于最终‘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能看到的’,‘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和能听到的’。”
“而你在输入题目为你提供的所有信息之后,在处理这些信息之前先把自己带了进去——‘你觉得’你恰好有一个现成的素材能够‘用’在这里;于是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始去写,而完全没注意到你其实是被这个‘现成’的素材左右了。而事实上,你甚至还没有开始认真思考题目真正的含义呢……”
而后我又给她讲了讲我讲课的时候所遇到的情况,又举了一些其它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她想了一会儿,说,“那我明白为什么在网上有那么多人喜欢破口大骂了。人家可能并没有刺激他,但是他自己把自己带进去了……”
我说,“是啊,这就是所谓的‘鬼迷心窍’了。”
——这样的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遇到了聪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