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岁数和长大是两回事儿
byXIAOLAIon2008/12/26·6 COMMENTS
in我要问笑来
这封读者来信乍看起来有点乱,但实际上问出的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我的工作整天泡在网上,什么都看耐着性子猎个奇制作点小冲突小噱头,互相转载吸引点流量什么的,挣点口粮。所以自诩为商业五毛。
好,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不知道老李怎么定义“成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老李不止一次提出过“现在人平均寿命长了,普遍成熟的晚,所以28岁相当于以前的18”之类的。(比如:你评价杨+)。我同意你后一半,也就是“结论”,成熟的晚。但这仅仅是因为“寿命长”导致的么?
关于成熟。如果说“有经验”是成熟的一种的话,就我仅有的阅历和视野。这个国度的人们都不成熟(可能有偏激)。就算有,也是扭曲的“成熟”、片面的“成熟”、滞后的“成熟”、基于某个个体自身经历的“成熟”。我没有看到一个基于大多数的、可以经过岁月推敲的“成熟”或者说“基于经验的指导”。
肯定片面,但由于“标亮”这个状况,我先这么说,呵呵。
我有时候会回忆我的父辈对我的教导,或者是他们认为“不错”的标准。这些标准在我的成长道路中一直在变化。我会听到他们说当工人“全民”比“大集体”好,然后是去读大学然后“到大城市打工”要好,然后是“做生意”好,然后是毕业后“考公务员”好,毕业两年多,很多当年费很大力气供子女读大学的父母们有很多会说:“回来吧,别在外面飘了,回家老老实实找个工作,哪怕当个工人。”
仿佛是一个轮回。
可能说得有点跑题,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父辈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也无所适从、懵懵懂懂。有时候只是基于“现在”的状况来鼓励、要求甚至是强迫子女去选择。所以这样的“成熟”是不“成熟”的。
回到我个人的困惑。
就好象我知道我的父辈为什么对于“不错”的标准频繁变化的原因,我知道过去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未来应该办。我知道什么是“不成熟”的,但我不知道“什么是成熟”。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二元论”——“不不”就是“是”。
说的有点乱,先说这么说。就是想问老李你,你是怎么定义“成熟的”。另外,除了你认为的“寿命长了”之外,还有什么是导致孩子们“成熟晚”的原因。
外甥女要睡觉了,先写这么多。
其实关键在这里: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岁数一点一点变大,但这过程中很多人可能并未“长大”,当然更谈不上“成熟”——真的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就算已经当上了爷爷却从“心智能力”上来说,依然非常“幼稚”。
“所谓”成熟的标准有很多,也许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有意识地承担应有的责任”(Taking Responsibilities)——这也是所谓“独立”的本质。
过去的人并不“早熟”,但,生活压力比现在更大(好像现在人们总是相反地认为)。比如,几十年前或者几百年前,“获取足够食物”真的不如现在这么容易,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比登天还难。所以,他们很早就被迫“独立”、被迫“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的父母往往“自顾不暇”。当今的物质丰富使得生活压力减少了许多,于是,很多人28岁了也依然“有条件、有机会”不独立,或者“无须独立”——感觉可以一辈子都住在爸妈家里。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得“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