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二)
byXIAOLAIon2007/05/20·3 COMMENTS
这是第二次去农大。上次去的时候,提到学习过程中,进步的若干种模式,以及“其实没必要非要做第一”(我翻了翻,发现在blog上竟然没写过这个话题,过后补上。)
这次,延续上次的话题,提到学习环境中的几个要素:老师,自己,身边的其他人,书。
================
这几个要素中,老师是其实可能最不重要但总是被认为肯定最重要的因素。
首先,好老师并不多。
好老师并不多的原因在于,做一名好老师,首先自己要把自己讲的东西弄清楚,这已经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然后还要讲清楚,表达能力很多人一辈子弄不明白;这还不算,还要准确了解受众的特点以及理解方式,这就更难了……
其次,就算是好老师,也常有犯错的时候。
道理也简单,老师是人,不是神。然而,一方面,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绝对不允许老师犯错的;反过来,老师也(因此)往往犯了错也坚决不承认。于是常常出现矛盾。
再次,就算是好老师,也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再次是神,不是人。很多的时候,我们希望老师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很可能是我们懒惰或者智商不够的表现。并且,调查表明,越是低级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高,依赖越强。
最后,老师这个职业本身并不自动保证他(们)在所有方面高人一等。
老师,只不过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已,他们也是普通人。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太高,希望他们“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就不仅天真、幼稚,甚至其实是脆弱无知的表现而已。据说,天下最虚伪的群体前三名分别是:神职人员、教师、以及政客。
所以,要正确对待教师这个角色。在某个老师身上学到哪怕一点东西就值了,就好像买来一本书,我们不期待那本书中的每个字都光芒四射。
================
关于自己,是以后要展开的一个大话题。不过,结论倒也简单,学习环境的各个因素中,自己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
身边的人,基本上没什么用处。不过,单凭这句话,很容易引起误解,也是一个以后要展开的话题。
================
关于书。书是除了“自己”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时间关系,我只讲了如何选择书籍。
================
还是特别喜欢讲课啊。讲得可以妙趣横生,写出来却这样干巴巴地毫无趣味。
关键讲的时候还可以听到笑声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