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日
byXIAOLAIon2008/05/03·21 COMMENTS
in思维工具
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并非易事,乃至于英语里对那些能够轻松了解他人心中想法的人有一个专门的、透露着羡慕之意的叫法——把他们称作“Mind reader”。印象里,我第一次被有些人“竟然”拥有这种能力所震惊,好象是因为读一本小说。那本惊悚小说的主人公被老朋友这样评价:“He’s the only man I’ve ever met who can truly read between lines…”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前克格勃特工,“经过严格训练”的他可以仅仅凭借几份前苏联公开发行的报纸判断几乎一切与他相关的局势,就是因为他有惊人的能力可以在字里行间找到必要的信息。
因为这个小说的细节,于是隐约想起来过去曾经读过的某本书里提到每一个论断都是被一个或者多个前提(premises)所支撑的,这些前提有些非常清楚而另外一些非常隐晦,有些非常合理而另外一些只不过是想当然的荒谬而已。于是回到自己的书架上找那本书,当时却遍寻不得。不过,在搜寻那本书的过程中,大抵上也想明白了。那些无能力识别字里行间所存在的或清楚或隐晦的、或合理或荒谬的前提假设的人,就好像是那些下棋不懂得提前看三步的人一样,经常不仅被打败还会死得很难看。
我把那些影响人生的重要问题叫做“窗户纸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问题尽管非常重要但通常都非常简单——像窗户纸那样一捅就破(忽然慨叹时代进步得太快,这一代孩子已经不大可能亲眼看到窗户纸了——早就都变成玻璃窗户了)。可是问题在于,要是没有人帮忙捅破、或者自己没有机会不小心撞破那层窗户纸的话, 那就永远被蒙蔽,不知何时可见天日。
这层窗户纸被捅破之后,再看书的感觉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突然觉得自己书架上的书就好像完全没读过一样,甚至发现很多内容完全被自己看反了。这才知道原来看书要做很多的功课去了解作者的种种背景。要是不知道吴承恩一生穷困,终身未能腾达,就只能把《西游记》理解为儿童读物;要是不知道曹雪芹的老爹被“行为不端”、“骚扰驿站”、“营私亏空”等实际上是莫须有的罪名被革职抄家,就可能错过《红楼梦》中的很多细节。如果不知道姜文对老崔的敬佩,就看不明白《太阳照常升起》里的天鹅绒以及最后一段天空中飘荡最终燃烧成灰烬的帆布究竟指的是什么……
再后来就发现,读书如此,读人亦如是。某人向你表述其观点的一刹那,你就可以问自己:“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知道每个人的观点大抵上都很难摆脱自身之局限,比如漂亮女生很难理解他人的嫉妒心理;聪明孩子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学不会“那么简单的”东西。几乎人们的所有想法都是有来历的。观点形成的途径最常见的无非以下三种:自身体验、周遭灌输、正确思考。
相对来看,自身体验是最差的来源。因为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的想法太过局限,因为没有谁可以仅凭自己就可以体验全部道理。经典的一个例子是Beyond Feelings的作者Vincent Ruggiero提供的:洗手池的水流入下水道的时候会形成漩涡,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漩涡是顺时针转动的呢,还是逆时针转动的呢?答案是,如果你在北半球,那么就是逆时针方向;如果你是在南半球,那么就是顺时针方向;如果你在赤道,那么不会形成漩涡。
每个人实际上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体会到自身体验之局限。于是,其中的一些人开始依赖观察、依赖阅读。然而,观察也是有限制的,因为大多数人很难做到“阅人无数”,更难做到“遍历天下”。阅读的限制来自于各个方面,首先时间有限,其次范围有限,再次可能存在语言障碍,最后还有无所不在的审查制度。
有必要说说审查制度。首先审查制度是有一定必要的(事实上是在任何领域里都有一定的必要)。比如,小学语文课本里说什么也不应该出现粗话、脏话或者有关性知识的内容。但是审查制度不仅不胜任的地方很多(比如,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里都有错得一塌糊涂的地方),并且因自以为是而具有很大负面影响的地方更多(比如,我国的媒体几乎一致地拒绝报道校园暴力事件,结果是很多父母天真的以为学校是安全的——事实上呢?)。
于是,最终就需要一些正确思考的基本工具。比如理解统计数据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比如,最近有很多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以爱国的名义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身在中国,无法亲自询问他们;我们读到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宣称的言论;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他们的群情激昂。可是如果我们看看统计数据,就没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了:2000年至2006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博士读完之后,留在美国的比例高达92%(不妨想想,有多大的可能性是这样的——回国的8%是最优秀的那8%呢?)。经过这样动荡的2008,不妨等到2009再看看这个统计数字,如果到了2009年,这个比例竟然可以降到8%留在美国,而92%回到中国的话,那么那些人基本上可以被称之为“言行一致”;否则的话,我们就可以做另外的判断了。当然,有些人可以宣称,即便我不回去也并不代表我不爱国——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很难在现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全部讨论完毕。
结论很简单:不能正确思考很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