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SB怎么办?
byXIAOLAIon2008/12/11·20 COMMENTS
in思维工具
前些日子,有个朋友被他所信任的朋友欺骗,搞得垂头丧气,元气大伤。这种事情原本劝不得,但多喝了几杯之后,朋友竟然甩出一句话说“唉,以后真的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了……”。我禁不住要跟他多说几句了(倒不是想劝他不要生气):
逻辑很简单:
- 你遇到一个你最终认为是SB的人;
- 你因为信任他而受伤了;被他气坏了;
-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你以为的“SB”路数活下去;
- 而现在你却要因为他改变自己了……
这不是很诡异的一件事么?你这么容易就被一个SB改变了。
我的朋友打了个激灵,说,“我×,真得谢谢你!”
其实这种事情我见过很多,
很多人都是这样一步一步最终被他们瞧不起的人转变为自己曾经瞧不起的那种人。[1]如果不经常仔细甄别自己的思维活动以及判断过程,人们经常会“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小时候犯过的类似错误就是“看不上哪个老师就拒绝学习那门课程”。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比前文所说更为可怕:“即刻适应环境的愿望与行为”很可能非常有害。适者生存,但这并不意味着说“快速适应”就一定是优势策略。
亚马逊丛林里有一种蝾螈,是科学家们的玩具,因为这种生物适应能力太强了:把它放在没有光线的地方,两天之内它就可能把眼睛退化掉;如果再把它拿到有光线的地方,两天之内它就会长出眼睛;把它扔到水里它就退化掉肺长出鳃,把它捞出来放到陆地上它就退化掉鳃长出肺……
可是,由于它“适应”的太快了,乃至于这种生物不会进化——事实上,它无须进化,因为怎样都能适应。最终,优点也竟然可能有局限。[2]
电视剧《罗马》里,屋大维的母亲阿提亚是个“适应能力”极强的女人。凯撒打赢了,就马上弄匹好马让儿子给凯撒送过去;凯撒被宣布为人民公敌了她就马上急着巴结庞贝……结果呢?最终她吃的亏一点都没比别人少。
所以,有很多的时候,真的没什么必要急着给外界一个反应,该干嘛干嘛去。“适应”了,可是环境可能又变了(甚至变回来了),那还不如不适应呢。再说,仅仅是“不适应”而已,又不是到了“不适应就要毁灭的地步”,慌什么呢?
不仅是遇到SB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也不仅是“环境”变了一点的时候要小心——不要那么容易被外界改变——遇到所谓“逆境”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美国经济危机了,有很多学生就放弃留学考试准备了。
为什么那么容易改变自己呢?
从现在开始认真准备,等他准备完了,经济危机也该过去了。
可是,他现在已经放弃了。等他看到经济危机好转了,觉得机会不错了,他实际上还是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开始奋发图强……
等他准备好了,经济危机又该来了……(很多的时候所谓“运气不好”不见得不是自找的。)
要我说,该干嘛干嘛去。
Footnotes:
- 比如,某些把评论关闭了的博主——注意,我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关闭评论”。 [↩]
在郑钧同学那里看到一些补充,摘录在这里: 在 1946年左右,英国哲学家发现蝾螈的眼睛可以这样:视网膜可以和其他部分互相再生出来(详细的说:把它的视网膜和晶状体挖走,它的虹膜可以生出这两个来,反之,挖走虹膜,可以由晶状体再生出虹膜来)(够狠吧,哲学家会武术,蝾螈挡不住),被截断了的蚯蚓的前后两部分可以再生出被截去的那一部分,这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 完全不同的结构,结果可以产生出相同的结果。。。
某种蝾螈是唯一能再生出体内大部分器官的脊椎动物,能够生长出新的四肢、心脏、脊髓、上下颌、尾巴、晶状体和虹膜等…
如果蝾螈一条腿被砍断了,在24小时内,它的腿断面上就会生长出一层干细胞。一开始长出的是它的脚趾,接着是神经、肌肉和骨骼,它们都会在各自恰当的位置长好。三个月后,新腿就己完全长好,可以发挥正常机能了。
俄罗斯专家指出:“专家们在蝾螈的细胞中找到了3个名为Pax、Prox和Six的调节基因。当蝾螈的眼球受伤后,上述3个基因能够在生长素的作用下,重新安排细胞遗传物质的工作,改变部分细胞的形态、功能,使受损伤的组织再生。”他们还指出人类也拥有这种潜力。
另一批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某类蝾螈的成年细胞能够启动再生过程。当损伤的部分治愈后,细胞会恢复它们最初的功能,重新变回一个未分化的小块,即胚芽(这不就是重置状态、一键还原嘛?)(另一说是“干细胞状态”),从这个胚芽中就可以长出替代的分支或组织。如果胚芽转移到蝾螈身体的其他部位,那么缺失的部分就会从那个地方长出来。。。蝾螈的器官再生包括细胞去分化、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的组合,而不是单纯的补充或增殖。而人类创伤则形成一个伤疤,再生过程往往失败。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人类依然有再生自己部分复杂器官或组织的能力。”
当然,这能力对于植物来说还是雕虫小技,在植物界可以普遍地看到再生:某些藻类的叶状体,某些菌类的子实体受伤时,可通过附近细胞的增殖而修复形成与以前几乎相同的部分。即使对于无脊椎动物,这种能力也是没问题的。
更狠地是让蝾螈甘拜下风的“重建再生”,类似于《终结者II》中的液态机器人那样的:人为地将水螅的一片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放在悬液中,这些细胞可以重新聚合,在几天至几周以后,形成一条新的水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