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选择呢?(二)

byXIAOLAIon2009/02/15·52 COMMENTS

in想明白(系列)

涉及到立场与思考的时候,严格意义上的“对事不对人”很难做到,但为其做出怎样的努力都不过分。以下的文字,请读者先做好准备工作再进行阅读:先从自我的局限中跳出来,像一个旁人一样审视自己的思考。这并不容易。如果做不到这样一点,甚至干脆不想尝试这样的方式,那么,建议不要继续阅读。另外,请注意:在这篇文字里,我不做任何道德判断——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谁的道德标准更高或者更差,这与目前讨论的话题无关。


在《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样选择呢?(一)》之中,很大比例的留言是“选择去偷”,理由是基本上是“生命大于一切”。写当前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一)之下已经有51条留言。

在《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一文之下,迄今为止大约有50条来自读者的留言。在文章中我反复提及烟花爆竹的最大害处在于它会危及无辜的他人之财产与生命安全,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留言好像并不关心人员伤亡的情况——尽管我总是尝试着用“血淋淋”这样的醒目词汇。

这就是所谓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是否去偷药方”的问题上,由于涉及到的是自己的亲人,“生命高于一切”的想法变得非常自然。在“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问题上,死的、伤的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亲人,于是,就更容易“比较轻松地运用‘冷冰冰’的数字思考,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

再次提醒:一定要从自我局限中跳出来,像旁人一样观察自己,审视自己。现在还不是分对错的时候,现在也不是争辩道德上的高低的时候——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正确思考?”


这次的问题很简单:如果你是张建勇的亲人(和任何一个因燃放烟花爆竹而无辜死亡的人的亲人),你会不会憎恨那些反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呢?这一次,无需解释理由,只需要诚实地在“恨”、“不恨”、“无所谓”三个选项之间进行选择。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