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脑子清楚”?

byXIAOLAIon2009/04/16·33 COMMENTS

in想明白(系列)

人们为了能够认知、能够思考、能够交流,就必须不停地创造新的概念。可以想象最初人类只有一些具体的实义概念,比如,肉、水、火、牛、蛇。随着对周遭认知的程度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人类开始创造一些概念用来指称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确实存在的东西——比如,毒、气、智等等。有些概念一直沿用到今天,因为那些认知竟然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或者到现在也没发现有必要丢弃它们。然而,有更多的概念(准确地说,更可能是无数的概念),在人们不停地修正认知、追求真知过程中被修正或者丢弃。

比如,“燃素”(phlogiston)就是这样一个现今已经被丢弃的概念。在十七世纪的时候,人们尚不了解物体燃烧的机理。那时候的人们还不了解空气的成分——即,那时候没有氧气、氮气之类的概念,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空气”,更不用提“氧化作用”了。但是,人们需要解释。于是有化学家提出“燃素”的概念,他们的理论是,可燃烧的物体中含有一种物质,即,“燃素”,所以它们才可能燃烧。当然,今天这个概念已经被彻底弃用,而与此相关的理论早已被证明为是错误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那些今天已经被弃用的概念,并不是一无是处。那些哪怕是今天已经被证明为错误的东西,在人类求知过程中依然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因为进步过程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不断地试错。

然而,如果一些概念在早就可以证明其无效、无用、甚至只能造成曲解误导的情况下依然被坚持使用,那就是非常荒唐的事情了。我们历史上的五行、八卦、风水之类的概念就是如此,即便它们早已不再是具备“适用性”的概念,依然有很多人基于种种目的、种种原因、种种诉求把它们死死抱住,让它们一次一次地死灰复燃。

我们认知这个世界充满了困难。我们不停地修正增补一些必要的(或者至少是暂时必要的)概念、弃用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就是为了能够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我们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之间就好像有一层毛玻璃一样,我们把我们所应用的概念打磨的越准确,就相当于把那层毛玻璃打磨得越来越透明,而我们可以把这世界看得越来越清楚。但是,如果让一些错误的、没必要的概念死灰复燃,本质上来看就好像是不仅把那层毛玻璃变得更厚更不透明一样——即,所谓的“混淆视听”。

其实,我们常说某个人“脑子清楚”,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指那个人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没有必要的、毫无根据的、甚至是混淆视听的概念,抑或他可以清楚地了解哪些概念是那样的,乃至于一切在他脑子里“非常清楚”。(其实,还有更难的,就是在那些哪怕是必要的概念中,还要把很多貌似一回事儿的概念分清楚……)

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把目前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但你能体会到那其实是错误的、甚至是完全没必要的概念留言罗列在这里,让后来的读者有更多的思考。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