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出院
byXIAOLAIon2009/03/14·98 COMMENTS
三月三号,在医院体检,被发现尿液里有酮体存在。而后就直接被“捉”至住院处,输液,打胰岛素,持续观察。今天医生说,我可以下周一出院了。
住院几天之后,护士们说他们没见过这么开心的糖尿病患者——就是没见过这么怕打针的人。我给他们解释说,我这个人生理上痛感相对比别人强烈,所以怕疼;但是心理上痛感比别人迟钝,所以不那么容易沮丧。后来有位医生专门给我做“心理辅导”,大意是“不要有心理压力”,护士在边上插嘴——“他没压力。”
为什么没压力呢?开始我自己也有些奇怪。后来仔细想想觉得是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起了作用。07年年底的时候,我读了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Elizabeth Kübler-Ross, July 8, 1926 ~ August 24, 2004)的一本书,“On Death and Dying”:
库伯勒-罗丝观察到病人面对死亡等灾难时有着不同的反应,她把这些反应划分为五个阶段——被后人称为“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库伯勒-罗丝模型五个阶段包括:
- 否认:最初的阶段。“不可能会是这样。”
- 愤怒:“你怎么敢这样对我”(对神灵、逝者、自己或是他人)。
- 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孩子毕业就好。”
- 沮丧:“我太难过了,何必还要在乎什么呢?”
- 接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因为提前知道了人们遇到此类情况时所要经历的若干个阶段,于是我自己竟然直接跳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当然,糖尿病还不是马上致死的绝症,于是就相对更容易接受罢。这也是读书的一个好处罢。
哦,对了,以后可以叫我“老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