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的诀窍:分辨任务属性——并行与串行(一)
byXIAOLAIon2009/02/13·8 COMMENTS
in把时间当作朋友
早在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就在物理课上得知电路有两种联接方式:“串联”和“并联”,还背过相关的一些规律,比如“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类似的思考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呢,还是并行关系?
无论学到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样简单的问题,会锻炼只记得“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尽管总是有人劝诫“速成没戏”,但还是不停地有人宣扬各种速成的方法,并且信者大有人在的同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呢?他们在中学学过“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的啊?这些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考能力或者说思考习惯。
有些任务之间只能是串行关系。比如,要先洗手再吃饭。“洗手”和“吃饭”,不仅是串行关系的任务,还是顺序确定的任务。尽管确实有些人真的“不洗手先吃饭而后再洗手”,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看到这么做事的“明显之荒谬”。而很多的时候,所谓的效率提高了,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尽管争议颇多)“迅雷看看”就是效率因把串行变成并行而提高的典型例子。过去我们只能“先下载”影音文件,而后才能“播放”——那时“下载”与“播放”是两个串行关系的任务,并且,先“播放”后“下载”显然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网络带宽增加了,再加上Bit Torrent技术使得下载速度产生了革命性的提高,使得迅雷可以做到很快就能下载影音文件中一定量的“够看/够听”的内容之后让用户“边观看边下载”。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的。不过我们也确实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地长期只做一件事,事实上,我们一生要做的事情随时随刻都可能是至少两件和两件以上。计算机操作系统最初的时候是“单任务操作系统”,比如微软早期的DOS;而为了提高效率,程序员们写出了“多任务操作系统”,比如UNIX、比如现在的Windows。某种意义上,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大脑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