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之十八)

byXIAOLAIon2008/08/07·30 COMMENTS

in想明白(系列)

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反过来,人之初性本恶?

曾经被这类的问题困扰过。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实际上是“烂问题”——属于那类“因问法糟糕而导致没有一致答案的糟糕问题。”

正确答案也许是这个:人之初无关乎善与恶。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价值观的,它几乎也没有任何所谓的习得之知识,它拥有的只有人类的本能——继承自动物祖先的本能。

善与恶本质上来看,只不过是指某一个人在做选择时如何平衡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而已。一个人做出不利己只利他的选择,当然会被他人夸奖;一个人做出利己也利他的选择,不仅会被人夸奖,还要被人奉承。这两种情况下,很多人会评价那个人“善”。一个人做出不利己也不利他的选择,会被我们认为蠢不可及;而如若一个人专门做只利己不利他、抑或损人利己的事情,那么他就会被评价为“恶”。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人们要么“善”,要么“恶”,或者“蠢”。

可是,起点几乎相同,为什么过程中就发生了变化?废话,这世界不变的东西不是没有,可是真的太少了。

所有的人都要经历至少一段成长过程,而有一些人尽管是少数,但最终他们会比另外一些人成长过程更长——长出许多。也就是说,总是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加成熟,更加强大。于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人必然分为强与弱,起码是“相对强”或者“相对弱”。

如果一个人很强,他很难做出不利己也不利他的事情。他也更可能没必要去做损人利己或者利己不利他的事情。凭借他很强的能力,他也没必要一定去做不利己只利他的事情(当然,因为他很强,所以有时候做做也无妨);凭借他很强的能力,他更可能找到那种利己也利他的选择。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很弱,他连利己都做不到的时候,如何做到利他?因为他的弱,他弄不好只能通过损人才能利己。对这样的人来说,做到利己不损人已经是最大的道德了,怎能奢望他损己利他呢?我们平时看到的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里,千篇一律都是那种弱者最后孤注一掷牺牲自己造福他人的情节,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人最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变成英雄——尽管这话听着别扭,却是穿透表象而后对事实的描述。

当然,生活中最丑恶的,最不要脸的,最令人心寒,也最令人厌恶的是那种其实自己根本没能力利他,却整天要求别人利他,不管别人是否有能力利他,只要别人没做到利他,他就跳出来“扬善”的人。这种人不能利他,我们原本可以不怪他——大多数人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甚至连利己都有可能做不到,但是,他这样跳出来胡说八道,装蛋扯淡,实属大恶。(读者自己往里安例子就是了。)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之初无关乎善恶,人之成长关乎强弱,而最终善恶取决于人之强弱。最终,对每个人来讲,强与弱是自己的事情。他人之强与弱,并非自己能够决定。

话说回来,“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反过来,人之初性本恶?”之类的讨论,实际上是没什么意义的。这种问题的提出,其实也是“脑子不够用,心智力量太过低下”的表现。有些人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前提是,他们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因素(强与弱)而只关心表面因素(善与恶),并且他们缺乏思考动态变量的能力——因为强与弱是变量而不是恒量。

评价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看他有多大多强的能力去处理变量——其实,某个问题只涉及恒量的时候,甚至不太需要思考能力。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