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之十一)
byXIAOLAIon2008/05/17·3 COMMENTS
in想明白(系列)
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多人应该很早就意识到这个现象的存在,并几乎肯定为之苦恼过——你第一次意识到“你最要好的朋友竟然并非与你同 仇敌忾”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你应该没多大吧?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你就应该知道大多的事情上很难有人对你的境遇“感同身受”——能够对他人的境遇“感同 身受”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训练挣扎才能够获得的能力。由于缺乏这种能力,人们往往还经常过分夸大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其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痛苦千真万确,别 人的痛苦很难感同身受”,于是总是觉得“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总觉得这世界对他来讲是“不公平”的。
本质上来看,很多人从潜意识里就对那些“并不关己”的事情漠视,并不见得是所谓的“麻木”、“冷漠”、“缺乏爱心/同情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而只是“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的实际体现而已。
时间限制是人类共同面临的终极局限,也是所谓人生中根本无法逾越的众多障碍中最可怕的一个。除此之外,每个人的精力也有限,很难想象谁一天二十四小时大脑在不停地有 效运转,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即便是汽车的机械发动机,也不可能总是用100%功率运转——管它是什么牌子,奔驰、捷豹也好,奥迪、悍马也罢,如 此运转用不了几天就会直接报废。
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时间、精力的限制之后,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聂卫平那么聪明却生活难以自理,为什么罗 素克劳那么迷人却脾气差的可以,为什么即便圣贤也依然出错。十多年前的我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确实很酷,从来都不屑与在乎人际关系,因为老子才不靠那个 呢!”等有一天想明白了才知道,根本不是因为“我不屑于‘关系’这件事情”,而准确地说根本就是因为“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没有精力处理那些其实原本应该是 很简单的事情”。想明白之后一身冷汗,而后庆幸自己“亏得最终还算是把从‘那些其实原本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中节省出来的时间精力用到了另外一些确实有用 的地方上去了……”差一点就把结果当成原因,自欺欺人更多年!
如果,把上面提到的“时间与精力上的局限”改为“时间与能力上的局限”,就可能更加准确了。精力好像与时间一样,每个人最终被分配到的好像是一个定额。但是能力却不同,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和挣扎多多少少可以提高的,并且是如果运气好的话就可以大大提高的。
还 拿我自己的经历作为例子。当我发现真正的原因是“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没有精力处理那些其实原本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之后,再仔细想想就明白了,这句话应该 改成“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没有能力处理那些其实原本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那怎么办?其实找到问题的根源,就会发现答案就躺在那儿——学呗,花时间精力学 呗,反正学会了就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事儿跟投资没什么区别。根据我自己的品性,我罗列出几个简单的原则:a) 想办法要让自己越来越强;b)尽量不给身边任何人制造负担遇麻烦;c) 就算不能帮上他人也要花点时间想办法理解他人;d) 有能力给别人创造机会是最好的影响力之一;e)一切都是积累,朋友也是如此。好像都很简单,但都很难以做到——于是越来越觉得这是需要挣扎与锻炼才能造就 的能力了。
个人如此,社会也大抵如此。2008年5月15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十五日宣布,加拿大民众每为中国四川地震灾区捐一块钱,政府就跟进一块钱,不设上限,不设截止日期。这是加拿大政府有史以来第三次跟进民间筹款,前两次都是在2005年,赈灾对象分别是印尼海啸和巴基斯坦地震,前者跟进额高达两亿元。加拿大政府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跟这个国家政府的能力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当然不排除还有很多其它原因)。
所以说,如果你遇到“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人,理解他们一下吧,他们只是现在时间不够,精力有限,或者能力欠佳——也许他们也会进步。如果你自己突然发现自 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那就反省一下,成长不是坏事儿。不过,任何人都有放弃成长的权利,哪怕如此,只要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放弃成长的人也不 应该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