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多少分够用,以及GRE成绩的重要程度
byXIAOLAIon2008/08/01·5 COMMENTS
标准化考试成绩多少分够用呢?唯一正确的答案是越高越好。高中生申请本科时,TOEFL/SAT成绩越高越好;本科生申请研究生、博士时,TOEFL/GRE成绩越高越好;无论是谁要想申请MBA,GMAT成绩越高越好……事实上,只要是考试,哪个不是成绩越高越好呢?
留学申请时,标准化考试成绩只是众多评判依据中的一部分。AO(Application Officer)在考核申请者的材料时,从来不会孤立考虑某一个侧面——这是他们的录取体制所决定的。申请者要提交的材料大体上包括1) GPA成绩单、标准化考试成绩单;2) 简历、自我陈述;3) 推荐信。当你提交这些材料之后,AO将根据这些材料了解你应该被了解的方方面面:1) 客观的你;2) 你自己眼中的你;3) 他人眼中的你。——看到了吧,这是一个三维的审核体系。无论其中的哪一项都不会单独其作用。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标准化成绩很高,但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又同时有另外一些人标准化成绩并不高,但最终结果却相对强出许多——因为标准化考试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依据。有人用“木桶理论”做类比,说,你的每一项材料都是一根木棍,你用这些木棍做一个木桶,最终,你的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条的长度。这个类比非常恰当,但并不全面。有的时候,如果你的某一根木条非常非常长,长到极点,那么其它的木条只要没短到不象话的地步,也会被抢着录取的。假设你是奥数金牌得主(高中生),或本科二年级就发表过重要论文,你的SAT/GRE成绩只要没低到一定程度,就肯定有很好的结果。所以说,如果你看到“某某人GRE成绩很差,‘却’去了MIT!”这种情况,那只能说明,此人必然在另外的某方面有过硬的条件。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很多学校网站上贴出来的“标准化考试成绩最低要求”通常远远低于最终实际录取的最低成绩——越是好的学校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最终差也可能越大。这是因为,美国的学校大多不愿意给外界留下一个“唯分是举”的糟糕印象。并且事实上,他们也没必要制定什么最低标准——反正越好的学校每年申请者的人数越会超过实际录取人数许多倍;就算他们不制定什么“标准化考试成绩最低要求”,也事实上最终要在高分群体中筛选。
另外一个必须注意的是,TOEFL、GRE、SAT、GMAT是看百分比等级的(Percentile Rank)而不是看绝对值分数的。比如,在一下的一个GRE成绩单样本中,考生的AWA写作,06年的成绩是3.5分,百分比等级只有16%,而08年的成绩是4.0分,百分比等级也只有31%。
尽管很难“回答多少分够用?”,但很容易回答“多少分不够用?”一般来讲,百分比等级低于60%,还想申请好一点的学校(比如Top-50),基本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关于每个考试的百分比等级对照表,都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找到。)
一般来说,临近考试的时候,基本上是大多数留学申请者的冲刺阶段。这个时候,经历背景等非标准化考试成绩因素都基本上定型了,难以再做出什么惊人的提升,于是,拼命提高标准化考试成绩才是唯一值得努力的事情。玩命准备考试吧,成绩越高越好。另外,如果你自己自视甚高的话,那就应该加倍努力——因为,你越优秀,你的风险越大,因为你输不起。
有些同学已经拿到了一个成绩,但对成绩感到不满意,却又苦于不再想在经历一次那痛苦的过程,所以,常常提问“我这个成绩是不是够用,要不要重考呢?”答案很简单,看看你自己的成绩的百分比等级就知道了。反正,越是好的学校,要求的百分比等级越高(在其它因素都一样的情况下)。